大家好,今天小编带来2023年了iPhone还用60Hz屏幕两年前的小米11系列都全系120Hz了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
2023年了iPhone还用60Hz屏幕两年前的小米11系列都全系120Hz了
时间即将来到四月份,IPhone15系列的曝光越来越多,包括iPhone15系列将使用type-C的接口,全系将支持灵动岛,但是iPhone15和iPhone15plus将继续支持60Hz刷新率的屏幕,这一点想必很多果粉很难接受,毕竟都2023年了,完全可以给iPhone15和iPhone15plus上一个90Hz的屏幕,从而和Pro版本拉开差距。
高刷所带来的整体流畅体验非常的明显,很多人都已经习惯用高刷的屏幕,再回去用60赫兹的屏幕,多少有点不适应。尽管苹果有iOS的系统,但是物理层面的流畅,是不可代替的,就像iPhone13Pro系列的高刷,使用起来就非常的舒服。
这两年iPhone的创新越来越少,基本上就是把上一代的Pro版本直接下放到下一代的标准版本,这个相信很多消费者也能接受,但是你不给高刷,却很难让人接受。就连两年前的小米11系列已经全系支持120赫兹高刷,这就让人很摸不着头脑,小米11系列也是小米冲击高端最重要的一环,当初小米10在高端领域有了明显的起色,小米11也是乘胜追击,全系支持120赫兹高刷,想把小米11的高端之路走的顺风顺水,无奈被三星工艺的骁龙888坑了一波。
小米更是更改了小米11系列的售后,小米11系列更新了售后服务政策,针对于部分小米11系列用户的主板问题,在原机三包的基础上,无论之前的手机是否过保,小米11系列主板的免费维修和更换服务都将延长至手机激活之日到36个月。
这一操作也极大的改善了小米11系列的口碑,加上更新MIUI14之后,小米11系列的发热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款手机也迎来了口碑的第二春,毕竟他当时的外围配置实在太强了,屏幕方面采用顶级的三星2koled屏幕,影像方面也是数一数二的,即便是放到现在也是旗舰级的级别,快充画面支持67瓦的有线快充和67瓦的无线快充,没错,那时候无线快充还没有受到限制,67瓦的无线快充也能保证手机快速的回血。
现在大家换机的热情在不断下降,维护老机型的售后服务也是手机品牌提升最重要的一环,小米这次并没有藏着掖着,而是用服务提升大家对品牌的信任。
感谢大家的阅读,坚持创作不易,也希望发财大佬给个点赞,喜欢看数码资讯的也可以点个关注,更多数码新资讯,尽在绿头怪科技,明天见。
难怪苹果手机60Hz刷新率比安卓手机的120Hz还流畅,这几点很重要
近年来安卓手机厂商开始追求 高刷新率的屏幕 ,从60Hz到90Hz再到120Hz,甚至144Hz,但无论是iPhone11还是iPhone12仍然保持着60Hz屏幕刷新率,视觉观感一点都不差!这是为什么呢? 真的像安卓厂商说的那样屏幕刷新率越高越好?
简单来说就是屏幕上每1秒钟刷新图像的次数,例如:120Hz就是指屏幕上1秒钟可以刷新120张图像,而 屏幕刷新率也会直接影响到画面卡不卡顿 。
高刷新率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特别是在滑动、切换页面时,从60Hz更换至120Hz,屏幕最显著的效果就是 所展现的帧数和信息越多,画面也就更流畅 。
而屏幕刷新率越低,图像显示闪烁和抖动的就越厉害,眼睛疲劳感就会越强,有时还会引起眼睛酸痛、头晕等。
从理论上来说,手机刷新率是越高越好,但在实际应用中, 屏幕刷新率也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
制造成本高、表现更丰富的AMOLED屏,肯定会比LCD屏幕更好, 一般OLED屏会配置高刷新率, 而LCD屏就算配置高刷新率,也可能会因为屏幕本身问题,而比不上刷新率低一点的AMOLED屏。
120Hz相比60Hz的高刷新率,需要更高的功率才能驱动,才能够更加的流畅,但也意味 屏幕更耗电,对手机续航会造成更大的压力。
而且配备了高刷新率屏幕的手机,电池也基本都达到了4000mAh以上,不过厂商也都会在显示设置中增加可手动切换刷新率数值的选项,将更流畅的画面和更省电选择权留给用户。
高刷新的流畅度还取决于厂商的校准、软件和硬件级别的优化、SoC性能、屏幕采样率等。如果屏幕采样率跟不上,进行触控操作时就会有明显的延迟,体验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必须有足够的性能支撑才能达到最好的高刷新率屏幕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想体验到高刷新率的流畅,除了屏幕达到要求之外,手机处理器和软件也需要达到标准,才能更好地适配。
PC显示器可通过超频提升屏幕刷新率, 手机同有机会通过刷机来对屏幕进行超频。
比如,小米9和Redmi K20/K20 Pro在开机进入TWRP模式,刷入修改的image文件,可以分别将屏幕刷新率超频到最高83Hz和75Hz。
只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建议普通用户尝试。如果你真的非常在意屏幕刷新率,建议直接购买标配90Hz或更高刷新率的手机。
这是因为iPhone拥有规格较高的屏幕,去年发布的iPhone12,全系机型标配OLED三星定制屏幕,无论是色彩显示效果还是画面观感,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其次iPhone有iOS系统和苹果A系处理器的加持,流畅度极佳。iOS系统采用了非线性动画的设计,它的系统动效本来就很流畅。
对于手机卡顿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表示无法忍受,而高刷新率又直接影响到手机的流畅程度,所以高刷新率绝对是大势所趋。
你对高刷新率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
60Hz 90Hz 120Hz有啥区别?手机屏幕刷新率更高有用吗?
如今高端手机领域再次陷入了同质化的旋涡,相似的外观工艺、相同的SoC处理器平台、一样的UFS3.0闪存、4800万像素起步的AI多摄矩阵,大家很难在体验上拉开足够大的差距。
在这个大环境下,屏幕刷新率这个参数也上演了“军备竞赛”,90Hz或更高刷新率将成为顶级手机的标配。那么,更高刷新率对手机而言到底是噱头还是宝贝?
区分刷新率和采样率
“屏幕刷新率”的单位为“Hz”,代表屏幕每秒能够刷新的画面数量。
问题来了,在手机屏幕方面还有一个参数也以Hz作为单位,它就是“屏幕采样率”——现在很多手机都在主打90Hz、120Hz、160Hz、240Hz的屏幕采样率,很容易将它们与屏幕刷新率混淆。
因此,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屏幕刷新率和屏幕采样率之间的分别。
首先是屏幕采样率,它是针对手机屏幕在触控操作时的灵敏度指标,通俗理解就是屏幕每秒对手指触摸采集样本的频率,采样率越高的屏幕触控响应时间越短,翻译过来就是越“跟手”。
比如,在《和平精英》中,高采样率的屏幕在闪避、转身、卧倒、开镜、射击等动作时更快更精准;
《王者荣耀》中的走位更“风骚”,技能释放指哪打哪,让你总能先人一步做出反应从而提升胜率。屏幕采样率的高低涉及到触控芯片的品质、工作频率、Firmware层、驱动层和系统层等软硬层面优化,采样率越高往往成本越贵。
在过去,绝大多数Android手机的屏幕采样率都是60Hz,而从iPhone X到最新的iPhone 11的屏幕则都拥有120Hz的采样率,而这就是很多用户总觉得Android手机在 游戏 操作时没有iPhone X系列顺手的根本原因。
好消息是,提升屏幕采样率已经成为Android手机厂商阵营的共识,比如主流价位的联想Z6就采用了120Hz的屏幕采样率、高端领域的魅族16s Pro支持160Hz的屏幕采样率,而定位 游戏 手机领域的黑鲨2 Pro更是达到了240Hz的屏幕采样率。
2020年,120Hz屏幕采样率有望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可以为 游戏 玩家带来更精准的触控体验。
总之,屏幕采样率和屏幕刷新率虽然都以Hz作为单位,但它们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屏幕采样率影响屏幕的触控性能,而屏幕刷新率则代表着屏幕的显示性能。
屏幕刷新率的爆发
经常玩 游戏 的朋友对FPS帧数这个参数非常熟悉,绝大多数类型的 游戏 只有达到30FPS(平均帧数)才会显得连贯,而只有超过60FPS才能基本告别卡顿。
《和平精英》只有能运行在60Hz模式,并保持满帧运行的手机才能确保100%的流畅体验
屏幕刷新率其实和帧数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代表屏幕每秒画面被刷新的次数,当我们点亮手机屏幕时哪怕静置不动,其屏幕依旧在每秒不停地刷新着画面。
目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显示器和电视等设备的屏幕刷新率都是以60Hz作为基准,60Hz就意味着它们每秒能刷新60张画面,就好像达到了60FPS的帧数,也因此才能呈现出流畅自然的画面。
需要注意的是, 屏幕刷新率和帧数又是相互成就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更高的刷新率对显示静态内容意义不大,但一旦画面“动起来”,就需要更高刷新率屏幕的支持了。
比如,用60Hz刷新率屏幕的手机玩《王者荣耀》 游戏 时,由于手机配置较低只能跑出50FPS的帧数,那此时屏幕对应的刷新率也是50Hz;如果手机性能强悍,可以跑出90FPS的帧数,但受制于屏幕自身刷新率的限制,其实际显示的帧数也依旧只有60FPS。
此时,只有手机屏幕的刷新率达到或超过90Hz,才能完美呈现出90FPS的 游戏 画面。
目前,能配备超过60Hz刷新率屏幕的手机属于绝对的“少数派”,主要包括以下几款手机:
·夏普AQUOS zero2:插帧240Hz
·华硕ROG 2 游戏 手机:120Hz
·雷蛇2 游戏 手机:120Hz
·索尼Xperia 1:120Hz
·OPPO Reno3 Pro:120Hz
·realme X50 5G:120Hz
·Redmi K30系列:120Hz
·红魔3s 游戏 手机:90Hz
·一加手机7系列:90Hz
·OPPO Reno Ace:90Hz
·realme X2 Pro:90Hz
在 游戏 本领域,刷新率超过120Hz的屏幕就能冠以“电竞屏”的称号,而在智能手机领域,90Hz就属于“电竞屏”的入门下限,它代表手机屏幕每秒能刷新90张画面
。再高一个等级的电竞屏则拥有120Hz的刷新率,而夏普在9月25日发布的AQUOS Zero2则属于电竞屏中的“皇帝”,是全球第一部武装240Hz刷新率屏幕的手机。
需要注意的是,AQUOS Zero2显示面板的物理刷新率依旧是120Hz,只是通过插帧实现了240Hz的刷新率指标。为了配合这块屏幕,夏普还将它的采样率也提高到了240Hz,显示和触控操作都达到了极致,堪称珠联璧合。
给手机屏幕“超频”
PC领域的显示器可以通过超频的方式提升屏幕刷新率,作为手机,同有机会通过刷机的方式对屏幕进行超频。
比如,小米9和Redmi K20/K20 Pro在开机进入TWRP模式,刷入修改的image文件,可以分别将屏幕刷新率超频到最高83Hz和75Hz。
只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建议普通用户尝试。如果你真的非常在意屏幕刷新率,建议直接购买标配90Hz或更高刷新率的手机。
问题来了,在 游戏 本领域都尚未普及的“电竞屏”,在手机领域到底有没有意义?是否值得我们为其买单呢?
高刷新率屏幕的意义
在Android手机领域,几乎所有 游戏 的最高帧数都被锁定在30FPS~60FPS,以《和平精英》为例,入门级手机最高只能设置在30FPS模式、高端手机可以运行在40FPS模式,只有少数经过官方适配的热门手机才能解锁60FPS模式。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用户都会觉得“电竞屏”没有意义——手机配置再高也跳不出60FPS的帧数封锁。
好消息是,针对高刷新率屏幕,很多 游戏 开发商都已经对其进行了适配优化。比如腾讯就已经为部分手机开放了《QQ飞车》、《一人之下》、《王牌战士》的超高帧率模式,而《和平精英》、《我的起源》、《天涯明月刀》、《龙族幻想》、《雪鹰领主》等 游戏 也在适配的名单之中,当这些 游戏 碰到90Hz或更高刷新率屏幕,可以发挥珠联璧合的顺畅体验。
高刷新率模式往往需要手动开启
很多坚信手机配电竞屏“无用论”的用户都是依据PC领域的惯性思维。实际上, 高刷新率屏幕在手机领域所能发挥的作用,远非PC端可比。
首先,屏幕刷新率越高,可以显著降低图像显示时的闪烁和抖动问题,减轻眼睛疲劳感,又不容易引起眼睛酸痛和头晕等问题。
其次,哪怕3D 游戏 被锁定到了60FPS,但超过90Hz刷新率的电竞屏依旧可以缓解动态画面在高速移动变化中的模糊以及撕裂现象,当你在《和平精英》高速奔跑时还能看清周围景色,玩久了也不容易出现莫名的眩晕感。
此外,智能手机在使用中经常会出现画面内容的高速变换。
比如,当我们用手指左右滑动屏幕切换桌面时、当我们用手指在微博中上下滑动查看消息时、当我们在相册中滚动照片的预览图时,这种高刷新率的电竞屏都能起到提升画面流畅度的效果,在滚动的画面中也能看清其中的文字,减少了图片和视频中的内容变模糊或出现重影的现象。
换句话说,只要当前手机屏幕内显示的是动态变化的画面,大多都能借助更高的刷新率获得更流畅的画面质量。
初次接触时你可能感觉它和普通60Hz屏幕没啥区别,但当你用过一段时间90Hz或更高刷新率的屏幕,再用回60Hz屏幕的手机时就能发现各种别扭了, 属于一种“用了就回不去了”的体验。
当然,高刷新率屏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缺陷。
在局限性方面,前文提到的屏幕采样率从60Hz变120Hz后,任何应用和操作都能因更灵敏和精准的操控而受益。但屏幕刷新率从60Hz变120Hz后,一些未经适配优化的 游戏 和应用就无法带来肉眼可见的流畅感提升了。
在缺陷方面,高刷新率屏幕的最大问题就是高成本,很难在主流价位手机中普及。此外,这种屏幕需要更高的功率才能驱动,比传统60Hz刷新率的屏幕更耗电,对手机续航会造成更大的压力。因此,绝大多数配备高刷新率屏幕的手机,都会在显示设置中增加可手动切换刷新率数值的选项,将更流畅的画面和更省电选择权留给用户。
小结
和屏幕素质有关的参数主要包括分辨率、色域、刷新率和采样率,其中分辨率和色域决定显示质量,采样率影响操作,而刷新率则能让画面显得更加流畅。就体验而言,高刷新率比2K~4K等高分辨率更具实际意义,因此才会受到越来越多高端新秀的青睐。因此,在其他配置和价位相似时,拥有90Hz或更高刷新率屏幕的手机无疑会更占便宜。
冲冲冲,小米11评测:真香完事的2K屏旗舰
小米11在12月28日发布,AG玻璃和素皮版分别重196和194g,8.06和8.56mm厚。骁龙888,6.81英寸3200*1400三星10bit A屏,120Hz高刷+480Hz触控采样,1500尼特亮度。1亿像素HMX+13MP超广+5MP长焦微距,哈曼卡顿双扬,4600mAh电池+55W有线+50W无线。8+128版3999元,8+256版4299元,12+256版4699元。
3999元,就给你骁龙888和120Hz的2K屏,还附送环保“无价”的55W快充头。让我们这些忍了5年1080P A屏的机佬,完全抑制不住嘴角上扬。体验了一个元旦假期之后,现在给大家汇报一下。
环保与外观
小米用充电头搞了一波先抑后扬的宣传,虽有炒作之嫌,但既切实地嘲讽了“被环保金钱主义蒙蔽了双眼”的苹果,也算给国产厂商开了个好头。
标准版和套装版同价,套装版注定更加难抢,不少用户可能会因为没货而“被迫环保”。 看首批发售,备货也算充足,不至于买标准版“被迫环保”的机会都没有。
以环保的名义,我们首次无聊地测量了包装盒重量。小米11包装盒,纸质部分145g;体积更小的iPhone 12 Pro Max包装盒,反而165g。世人真的很难猜测,苹果究竟是不是环保企业。
小米不环保地配送银离子抑菌的硅胶壳和出厂贴膜。硅胶壳四角有凸起,偏薄,用料自然没法和尊贵的小米10 Pro与小米10 Ultra原厂壳比。但无论是出厂送的,还是官方卖的碳纤维保护壳,害,都无法罩住高耸入云的主摄。戴了壳摄像头还是会磨到桌面,保护了个寂寞。建议买能包住摄像头的第三方壳。
环保“无价”的55W氮化镓充电器(单卖99元),充电头体积很小,比传统的20W头大一点,101g重。型号MDY-12-EQ,最高20V 2.5A输出,可以给笔记本充电。还是小米魔改的USB-A线,要保管好它,用其他家的普通线,充电头就只能跑20几W的QC3.0。
充电头的包装很简单,把它放手机包装盒或独立出来,两种方案的物料成本貌似没有太大区别。但独立包装要额外的人工和配送成本,就未必真·环保了。如果是体积巨大的120W快充头,那反而是独立包装会省点材料(小米10 Ultra包装为装下120W头,就做得非常长)。
不同角度看,蓝色版的后盖会在亮黄、深蓝、浅蓝之间过度变化,花里胡哨,I like it。
比小米10/10 Pro更加高耸入云的主摄,“三段阶梯”,每个摄像头高一层。比后盖高这么多,非常考验第三方手机壳厂商。
小米社区上,网友的“修正版”的小米11,该版本修正了“原版机身和摄像头模组R角对不上的bug”。有一说一,个人更喜欢这个版本。
光面中框,金属材质,按键区域往后盖延伸。中框只有1.8mm,略显“锋利”,戴壳则刚好。
上小米11,下小米10
上下顶边削平,顶部额外开孔,带哈曼卡顿信仰标
弯曲区域很小的上边框,以及细长的听筒开槽
系统默认的最小宽度从392dp变成411dp,这是高分屏的自信(翻译就是,元素更小,同屏显示的内容更多)。小米11屏幕圆角很大,导致通知栏变宽。但设置页面里,仍能比小米10 Pro多看一行内容。
小米11的上下中框削平,上边框明显收窄,下边框也稍窄。侧边的微曲面,入侵屏幕的部分比小米10更小,正面整体造型更加硬朗。
小米11仿佛是在双曲屏的基础上直接压弯了上下边框,导致顶部两角的圆弧和屏幕圆弧无法对齐,彷如两个角肿起来,略显奇怪。
“四向曲屏”全都是边缘小部分弯曲。顶边和底边的弯曲部分,刚好停在显示区域边缘,不会影响屏幕观感。
小米11的外观总结 :
屏幕:S21 Ultra出来前,业界最顶的AMOLED屏幕
有一说一,小米11的最大卖点,就是这块雷总宣称“可能是手机行业最贵的屏幕”(Galaxy Z Fold 2直呼懵逼):
小米11首次开机的引导,2K屏的身份象征
“无2K不A屏”这句老话,预计很快会被重新搬出来,专门用来谴责没有2K的A屏手机。
配合分辨率提升,小米11系统从前代的392dp变成411dp(元素/文字更小,同屏显示的内容更多)。以前要手动点开放大的图片,现在靠近点就能看清,算半个效率工具。
515 ppi,持平2015年的小米Note顶配版,Pentile排列打折后也有420 ppi。“5年了,你知道我们这5年是怎么过来的吗?”。2K、120Hz和类DC调光,可以同开(PWM频率480Hz), 一块好屏幕能满足的所有愿望,它全都给你了。
虽然现版本固件的感知不强,但动态补偿、超分辨率增强等功能应有尽有。
ADB检测的触控采样率
小米11的480Hz触控采样,触控芯片来自意法半导体,系统日常操作240Hz, 游戏 加速模式时飙到480Hz(对续航无感,可把常用app塞进“ 游戏 加速”列表里),比较好地平衡和功耗。
屏幕全白手动最高亮度503尼特,全白激发亮度900尼特(局部亮度超过1500尼特),刷新了手机AMOLED屏幕的亮度纪录。此等亮度,无惧夏天赤道正午阳光。
自适应模式sRGB色域覆盖
自适应模式sRGB色准
小米11有出厂调色,官标deltaE 0.41,是顶级A屏的传统艺能。出厂默认的自适应模式,色温7070K左右,伽玛值2.25,覆盖94.9%的DCI-P3色域,128.2%的sRGB色域,两个色域中的平均色偏分别是5和5.7,肉眼看就是艳且讨好眼球。但色准这么顶屏幕,用自适应模式有点浪费,建议开高级模式里的原色模式。
可能很多人会懵逼,为什么三星Galaxy S21/S21+都没2K屏了,为什么小米还会有这么好的屏幕呢?仔细一想,三星旗舰在大陆已经没什么销量了,而只在大陆发售的小米11又不会到海外抢Galaxy S21系列的生意。三星卖这些顶级屏幕,横竖都不亏,这波是在大气层,“老千层饼”了。
性能:骁龙888首秀
作为2021年安卓旗舰的御用SoC,高通骁龙888用的是三星5nm LPE工艺,上一年的骁龙865用的是台积电的7nm N7P工艺:
AI性能从15TOPS提升到26TOPS,终于集成5G基带X60。骁龙888的配套芯片FastConnect 6900,也带来了WiFi 6增强版,后者支持4096 QAM和160MHz,是真正的“战未来”配置。
手机上的AI部分,现在最主要用途是提升相机表现(此外还有语音识别、转换、手写识别等)。一定程度上说,苹果、华为、高通这几年这么重视AI性能,很大部分都得归结于手机的摄像头军备竞赛。
使用骁龙865(小米10 Ultra)、麒麟9000(华为Mate40 Pro)、天玑1000+(OPPO Reno5 Pro)、A13(iPhone 11 Pro Max)、A14(iPhone 12 Pro Max)作为对手。
CPU性能测试
GPU图形性能测试
内存测试(因为该测试的稳定性一般,结果仅供参考)
小米11的满血3200MHz LPDDR5,内存延迟和三元组合 多核测试的表现非常抢眼。
闪存读写性能测试(我们手上这台是海力士UFS 3.1闪存)
自从高通在CPU部分开始用“1+3+4”结构,连续3代产品的主频都维持一致,都是2.84GHz+2.42GHz+1.8GHz。如果说是巧合,估计也没人会信。大核和小核的频率过于保守,导致单核性能明显更强的骁龙888,多核成绩只能和麒麟9000“五五开”,且没能和前代拉开很大差距。
ARM官方之前也给大家透过风,A78主要任务应该是“提升能效比、节省芯片面积”,单核性能输出都交给X1构架。后者的芯片面积是A78的2.3倍,宣称峰值性能是A77的1.3倍,提升最大的是机器学习性能(2倍)。
3颗A78省出来的芯片面积,估计还不够X1吃。骁龙888是“百亿晶体管”,从宣发看,应该不会多于麒麟9000的153亿。而A14,就算没有基带集成,晶体管数目也高达118亿。
从芯片面积和实际性能看,2.84GHz的X1,“性价比”不高。毕竟麒麟9000的超高频A77也突破1000分了。2021下半年的骁龙888+,X1可以飙到多少频率,还剩下多少牙膏,得看三星5nm LPE工艺提升和手机厂商的后期优化了。
GPU部分,宣称是史上最大的提升,性能提升35%,能效比提升20%(不严谨地同时计算,峰值功耗会提升12.5%左右)。Adreno 660的频率高达840MHz,对比骁龙865的Adreno 650(587MHz,骁龙865+是670MHz),频率提升43%。从官方给出的数据就知道,这么高的频率下,骁龙888的GPU能效会低于骁龙865。
遗憾地宣布:抛开功耗和散热,单论绝对性能,安卓平台依然无法威胁苹果A14的自研GPU(但在苹果改进“环保散热”之前,最佳 游戏 手机仍在安卓阵营这边)。
功耗与发热
骁龙888空载与单烤GPU测试
X1大核在不同单烤测试的功耗
骁龙888这个840MHz超高频的Adreno 660,扣除空载功率(我们这颗骁龙888体质不太好),单烤GPU功率可以跑到9W,738MHz时7W,676MHz时6.1W左右。而ARM这颗超大核X1,也不是省油的灯。即便只是2.84GHz,不同测试下的单核功耗2.1W到3.1W之间。
最后说明一下,GPU GFLOPS功耗测试受到的变量较多,而且不同骁龙888之间、不同系统版本之间,体质/调度都各不相同,权当参考。
室温25.8度,10分钟 娱乐 兔循环跑分。正面最高温49.6度,背面最高温49.5度
室温25度,刺激战场60fps 20分钟。正面最高温48.8度,背面最高温48.1度
三星5nm LPE+高频的Adreno 660,确实是热情如火。倒是小米11的散热表现不错,而且调控非常积极。26度室温,10分钟GPU烤机也能维持7.5W的功耗,GPU末段也能维持608到676MHz。
小米11,骁龙888,《刺激战场》被限制在60fps,画质选项全部拉爆,测试20分钟无压力,平均帧率59.9帧,但正反面温度都已经突破48度。
《原神》 60fps,拉爆所有设定,骁龙888也得当场跪下,10分钟 游戏 平均帧率看着有51.5帧,但中途的波动非常大。《原神》其实主要是吃CPU的 游戏 ,但无奈X1也是热情如火,6分钟后过热降频影响成绩。
小米11首发骁龙888,风光无限,但也承担着早期调教的技术压力和风险。高通骁龙888切换成三星的5nm LPE工艺、新出的X1超大核、高频GPU,都是骁龙888热情如火的可能原因。GPU绝对性能提升35%,性能达到"PC级"的同时,功耗也是“PC级”了(酷睿M系列直呼内行)。
相机:小米10的彗差修正的强化版
对比小米10,小米11的相机变动不大(要背刺小米10 Pro和小米10 Ultra,也得等小米11 Pro),但完全没有凑数摄像头:
近距离平面,彗差测试对比
近距离平面拍摄,左上角放大
冷知识:
日间场景1
日间场景2,主摄
日间场景2,超广角
灯光场景1,主摄
灯光场景1,超广角
灯光场景2,主摄
灯光场景2,超广角
弱光场景,主摄
长焦微距
小米11的拍照体验,和最新开发版的小米10 Pro分别不大,快门响应较快,和普通手机接近。真·1亿像素时,后台还是得等2秒转圈(不影响取景)。主要弱点是对焦预判逻辑和弱光对焦成功率:
长焦微距,小米10 Pro屏幕,中央放大
1亿像素在很多人心目中依然是“方向错了”的代表,但无阻S5KHMX是好传感器的事实:
续航&充电&外放&其他
小米11搭载4500mAh电池,经过了30分钟中型 游戏 (NBA 2K15)、30分钟本地视频播放、各30分钟的wifi和5G冲浪,共2个小时的续航测试后,剩余电量78%。
受2K 120Hz屏幕拖累续航,但也不至于太差,甚至远好于预期。这点电量付出不亏,2K 120Hz值得维持常开。
小米11有线充电曲线
小米11无线充电曲线
小米11的充电峰值功率不高,但胜在输出稳定:
充电头还是爆改做针脚映射的A口,私有PPS协议,需原装线配合才能兼容PD快充。小米11现版本固件,对第三方快充头的兼容性一般,部分第三方PPS快充头可以上3.6A 30W左右。
小米11充电节点表
小米11充电节点图
小米11的有线充电速度略慢于小米10 Pro(4500mAh),但前15分钟的速度比65W的一加8T还快。而无线充电的速度,比友商的44W(4350mAh电池)还快。无线充电体验甚佳,这个无线充电板相当值得买。interesting的是,小米11(无线充电底座无需垫块)明显比小米10 Ultra薄,所以底座卡位宽松,放上去会有稍微往前滑一点。
热男路由器的160MHz 5G WiFi
FastConnect 6900(芯片是高通的WCN6851)还带来WiFi 6增强版的特性,小米11有现役手机最猛的WiFi速度,2.4G+5G或2.4G+6G双频并发,可以达到3.6Gbps(450MB/s),前代双频并发也“才”1.7Gbps。
叠加160MHz带宽和4096 QAM,5G WiFi单频就能跑2.8Gbps(350MB/s)以上,随手一个支持160MHz的WiFi 6路由,单频也可以2.4Gbps(300MB/s),内网NAS用户狂喜。这么high快的WiFi速度,从来不是给宽带用的,它主要是为了提升内网投屏(MIUI+等手机、电脑多屏协同)、内网传输(NAS等)的速度和体验。
总结
小米11发布的那个夜晚,是米10伤心夜。发布会上有两个主题:环保和背刺。首先讽刺的,是不送充电器,还连数据线接口都换掉的苹果,把环保主义强行套在用户头上的苹果。此外,小米11背刺了上一代所有1080P A屏的旗舰。
小米11一句话总结:2K屏感知明显,小米6纯种继承人,牛逼真香完事。
小米11屏幕刷新率选120还是60那个护眼
选择120是刷新率。120Hz刷新率这个一定要打开,流畅体验度极佳。另外小米把全局120Hz屏幕刷新的开关给做了隐藏需要手动打开。
操作方法:打开设置→我的设备→全部参数→MIUI版本(多次点击激活开发者选项)。之后返回设置→更多设置→开发者选项→日志记录缓冲区大小(选择关闭),这样就打开了全局120Hz。
后缀:2023年了iPhone还用60Hz屏幕,两年前的小米11系列都全系120Hz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