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较为满意的原创散文分享给大家吗?怎么样?
在母亲墓前
东方揭晓,我怀着无比痛切的心情爬上了清冷的山头,瞻仰与世长辞已近一年的母亲之墓。
坟墓上的周围已长出了青草,中间夹着各种盛开的野花,分外妖娆;两边的青松林立,翠绿葱葱。我既没献花圈,也没摆供品,一切哀悼仪式只是在再简单不过的情景下进行。
我站在母亲墓碑前,低头默哀,母亲的英容笑貌又历历在目,浮现眼前,泪水不由自主的在我的脸上淌流。
小鸟在哀鸣,松涛在呜咽,除此之外一切又是那么的宁静,一切又是那么的肃穆。我没言语,也不祈祷,整个心绪都倾注在悲痛欲绝之中,不能自己,以致青草上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裤腿,还有拂面而来的寒风,我全然不觉。
太阳已经升上了山头,映红了我的脸颊,直射到墓碑上,把坟墓装缀的更加庄严肃穆,这时我才从遥远痛苦的回忆之中惊醒过来,才知道自己站立在母亲墓碑前已经过去了整整上半午时间。因为自母亲去世的日子里,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总是苏轼的那句诗句”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今天我终于能够在母亲墓前,我要紧紧的抓住这难得的时刻,和我敬爱的慈母好好的诉诉衷肠!要知道,母亲,去年你突然离去让我心力交瘁悲痛的我,只能每夜走进梦里去扑捉你的颜容寻觅你的踪影啊。
今天,我才深切地意识到:母亲,她真的走了。她很平凡,很善良,很慈爱,很无私,很温柔,很体贴。我对她的感恩无以报答!在现在的我的心里只有对她那永远的无尽怀念!
赛里木湖纪行(散文)
七月的北疆,是一年中最为奔放的时节;自然美景最为有代表性的季节。应建设兵团朋友相邀,来到了博尔塔拉,开启了我们的新疆之行。 欢迎晚宴设在双河郊外的农家乐,新老朋友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当地美食,诸如红柳串、馕坑肉、高白鲑、香辣羊蹄、大盘鸡、熏马肉、白水羊排,还有叫不出名的各种野菜。开胃的酸奶,浓烈的伊力特曲,交杯换盏,热热闹闹,叙旧情,聊当下;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拓疆者,浸染了疆北的淳朴和豪放,晚宴持续到晚上十点,夕阳还在绚烂着西边的天际线。
第二天,在朋友的陪伴下考察我们在疆生态农业示范项目;走进棉田,绿油油的棉田,隐着乳白色的、粉色的、***的、深红色的花朵;还有绿色的蒴果,也称为棉铃。晨曦中的棉田,一望无际,氤氲着薄雾袅袅,深远无际。这才是大农业的远景。 我们又来到葡萄种植基地,葡萄架间一串串绿色的葡萄,像翡翠,似玛瑙,在叶子间,若隐若现。更像哈萨克族少女,朦朦胧胧楚楚动人。葡萄在阳光抚慰下和昼夜温差下,慢慢把物质沉淀,填满自己的心房,饱含自己的心愿,在秋日里走向成熟;走进千家万户,带去香甜,捎去来自北疆的问候。 我们为北疆的农产品的增产提标,实现零农残的目标眼看要实现了。心情如北疆的天空湛蓝,似北疆的田野开阔。带着初心,不虚此行。
第三天,推不开朋友的盛情,邀去赛里木湖观光。一早,我们分乘两辆越野车向目的地驰骋。一路风光旖旎,远处的皑皑雪山,逶迤绵延;近处的蒙古包随地可见,啃食草儿的牛、羊、马,悠闲徜徉,牧民穿行在开满花儿的野坡上,忙忙碌碌。
我们一边行驶一边议论,突然前方路面上出现了马群,太感到愕然?听朋友解说,方知是转场的牧民所带的队伍。两个小时的行程,我们来到了赛里木湖。
下车后我们奔向湖畔,确切的说是跑。眼前的景象震撼我的视觉,也惊呆我的灵魂。顺着前景展望就是湛蓝色的湖水了。这湖水拥有最为神奇的色彩,不但因为不同视角前景背景的不同,呈现不同的蓝色,还能够在神奇多变的云朵的影响下,变换湖水的颜色,置身于湖之大美的景致中,感受自然神奇伟大的创造力,静心领悟天地深邃的意蕴。“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唐朝诗人杜甫解答了此情此景,和此时的感受,尽管景物不同,意境却是恰如其分。
通过朋友介绍,了解到赛里木湖,海拔两千多米,是山脊上的湖泊。她是大西洋暖温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被称作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她还有一个凄美的爱情传说,是一对蒙古青年殉情的眼泪。这是怎样的眼泪啊,给人无限的畅想。
我较为满意的原创散文有《棠梨花开》,下面我把它分享给文朋好友们,希望你们能喜欢!
《棠梨花开》
冬去春又来,草绿花盛开!每年农历二月,公历三月初,家乡四周的棠梨花便断断续续地绽开了。她不仅给春天增添了无边的美景,还给人们增添了无穷的美味。
家乡就像一个个婴儿,被抱在四面环山的大摇篮里。
站在村子中央,四面环顾群山,便可发现一树树点缀在群山衣裙上的棠梨花。这儿一树,那儿一片,稀密相间,蔚为壮观!
要吃辣子撒辣秧,要尝棠梨上山岗。棠梨花好吃,但棠梨花却不好摘。攀山而上,迎着一路倒挂刺的撕扯,好不容易才气喘吁吁地爬到半山,还好,棠梨花已近在眼前,让人为之精神振作!仔细端详,还未绽开的花蕾是粉红色的,像微型荷包,小得可爱可怜,密密麻麻,令人馋涎欲滴;已盛开的棠梨花洁白如雪,像挂满了一树雪花,但却芳香扑鼻,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
鲜鱼好吃网难抬,棠梨好吃花难摘!摘棠梨花了,看着满树花蕾,丰收在望令人欣喜。但一细瞧满树的刺钉,却又让人惧怕,不知从何处下手?不用着急!带上手套,先慢慢从枝空、刺空中小心翼翼地伸进手去,再拧着花柄耐心地摘吧!一朵,两朵!一把,两把!眼望花了,手摘酸了,身上挂破了,还得忍着!凭着认真与专注,靠着耐心与坚持,终于,你摘得了满满一袋,满载着丰收的喜悦,可以再次披荆折棘回家了!
棠梨花不仅花美,而且味美!刚摘回来的棠梨花还不能食用,必须挑拣一次,除去花技花蒂,用水漂洗干净,再用锅烧开水煮熟,最后再漂洗一两次,干净后,才可以当山珍菜使用。有的用来伴肉炒,有的用来炒后与米汤煮,有的煮熟后冷藏或晒干后收藏,来了贵客后当拿手好菜加工后摆出来品尝!尝着棠梨花做成的各种苦凉清香美味佳肴,你一定会完全忘记了满身刺伤与劳累的痛苦,只留下与回味着劳动带来的种种幸福快乐感!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棠梨花,既爱她的洁白如雪美色,更爱她的清甜苦凉美味!
敬请大家赏析、点赞与指导!谢谢!
大槐树
槐树在北方是一个常见的树种.它枝叶繁茂,每年的四五月份,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中国本地的物种是国槐,早些年,在我居住的地方,道路两旁的绿化树木大都以它为主,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绿化也多元化了,早先没有见过的树种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繁植生长,给城市增添了色彩,艳丽花荟,多彩多姿植物给城市增添了新的景观,不要怪我,实在是我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也叫不上它们的名字,春天来了它们花枝招展,欣欣向荣,秋风里它们色彩斑澜,落叶似金。
槐树从我记事起,我就那么喜欢它,因为槐花那淡淡的清香和甜甜的味道,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它记录着我和小伙伴们纯真的童年。我的童年,就是伴随着一棵槐树,我亲手把它种下,它世陪我一起成长。
这棵槐树的由来是这样的,在七十年代,植树活动在工厂和学校都有展开,每年的春天都会组织植树造林活动。有一次父亲参加完植树活动后,带回来两棵树苗,当时我家住在四合院,,院子不大,但很幽静,院子里人家也不太多,大家相处的也很好。
这两棵树苗一棵柳树,一棵国槐。院里的大人就商量着把它分栽到了正房和西房窗前两处,因为这里阳光存足,适合小树成长,大人把树栽在了院子里,从此这个院子就多了两棵小小的树苗。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小树也长成了大树了,夏天的夜晚,人们坐在树荫下乘凉,喝着小茶、孩子们玩着游戏,大些的孩子逗着蛐蛐。那时的光景现在是怎么也找不回来的。这两颗小树也经历了一些故事。随着年龄的增大,院子里的人们每家居住都不算大.在当时想改变一下生活环境,只能自己盖房子,或大或小。这树在院里就显得多余了,它必尽占有空间。那个时候真的感谢当时人们觉悟,两家人商量了一下就解决了。没有把树砍倒,因为这时的树己经长得很高了。最后两家给树干余留间距。一颗大树下盖起了两间房子。树与人就共生共存了。
我结婚之后,我离开了从小长大的院孑,每当我回到老院,自觉不自觉地就会看到那两棵树。垂坠的柳枝好像在向我招手,高大的槐树站在那里向我傻傻的笑着。它那淡淡的花香使我永久难忘,甜蜜的槐花在我的心里永藏。
完成于2020.4.20.下午
你自己创作过宋词吗?分享一下,交流一下创作宋词的心得,谢谢?
现将刚填的一首《念奴娇–秋思》呈上,请网友雅正。
《念奴娇–秋思》
彩云飞翔
长天归雁,渺兰关万里,去无留迹。
望断远山无觅处,暮色漫空愁意。
雨打浮萍,轻舟来去,醉水乡郭里。
华年流去,忆中云水历历。
恰落笔绘云河,凭栏琴瑟,断梦孤独泣。
水弄清波明月下,舟动飞鸿惊起。
往事随风,飘然离去,追悔了无益。
感谢悟空问答老师邀请回答问题!
所谓“宋词”是一种笼统的文体形式,是在宋朝年代盛行的一种中华古体文学体裁的总称,宋词是从古体诗中派生出来的更易于抒发诗人丰富想象力,更易于抒情的一种古诗文化的改良题材。词起源于南朝梁代,在唐代发展广大,盛行于宋朝,后人也就笼统的称之为“宋词”,是一种更高级的文学题材。
宋词有其固定的词谱,句子分长短,习惯于古人谱上曲子,用于歌舞吟唱。因此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按照词谱的长短又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等。
经过宋朝改进创作,宋词种类上千种,有固定词谱的也很多,例如:诉衷情、苏幕遮、声声慢、水调歌头、水龙吟、望海潮、巫山一段、武陵春、行香子、小重山、一剪梅、忆旧游、忆江南、忆秦娥、永遇乐、扬州慢、虞美人等上百种词谱。
宋代的词人,著名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辛弃疾为豪放派代表词人,偶尔也写婉约词;李清照是著名的婉约派代表词人,也有豪放的绝句,如: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为诗词爱好者,也学着填写诗词,至于“宋词”,也就统称词为好,因为习惯上人们常提“唐诗宋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深圳宇碎数码科技在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深圳宇碎数码科技在哪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